11月1日,汶川第一小学校的阶梯教室中开展了雅安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送教一小”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凝聚起师生们的教学热情,形成了一股冬日的暖流。
此次送教活动由雅安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校长带队,以“‘语’你同行,共享盛宴”为主题给汶川第一小学校的教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和专家讲座,为提升学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搭建了平台。
第一堂课,由老师夏颖执教六年级习作单元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哪些事物在夏天里快速成长呢?”老师以主问题为任务驱动,引导六年级三班的学生历经自学、批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明确了找典型事物、抓事物特点围绕中心写作的方法。课堂上,教师热情洋溢,学生积极主动,课堂充满活力,师生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和语言的训练。夏颖由“扶”到“放”,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接着,慈济小学副校长带来气势恢宏的《少年中国说》,从背景资料入手激发学生情感,新课教学时紧扣教学目标,运用借助图片、结合注释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实在家国情怀上,落实在复兴中国梦上,让五三班的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两堂精彩绝伦的课堂展示课后,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刘兴玉带来了以“树立统整意识,用好统编教材”为主题的教材培训讲座,刘兴玉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和策略单元为例,细致讲解了特殊单元的单元组成、目标定位和教学建议,从解读教材到课堂实施到教学重难点,深入浅出地提出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准确把握编者意图,精准落实教学目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建议。刘兴玉提出,尊重教材、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把握意图、定准目标、立足实际是用好教材的关键。让学校教师对进一步用好统编教材明确了方向。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汶川第一小学校将以本次送教活动为契机,对标补短板,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反思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寻找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