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结合“民族走廊”的县情,秉承民族团结进步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不断促进县域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学校教育的模式,三个重视推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初见成效。
重视幼儿学前教育“破障碍”。落地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投入资金促进各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购置教学设备400余件,图书2000余册。全县少数民族乡镇中心校和中高山地区彝寨、藏堡教学点共开办语言过渡班29个,拥有彝、藏双语教师50余人,破除每名中高山地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学前的“汉语”语言障碍。
重视民族文化教育“促交融”。在全县4所中学、18所学校少年宫开展彝语、藏语第二课堂,开设达体舞、锅庄等民族特色文体活动,将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纳入了校园教育。利用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邀请尔苏木雅文化、藏彝传承人进校为1000余名学生上好刺绣、乐器等非遗课程,切实将民族融合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课外宣传教育“浓氛围”。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书画展评、国旗下演讲、知识竟赛、主题班会等课外宣传教育活动,制办专题黑板报200余版,校刊收稿作文400余篇,评选优秀民族和谐进步标语图画10幅上墙,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学习实践,营造校园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