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把好教育质量提升“方向盘”。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局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教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名山区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办法》《名山区教育局业务管理方案》《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全区教育提升的顶层设计。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成立名山中学、名山区一幼等5个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教育管理和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盘棋管理,结合学段学科特点和学段衔接,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借东进融入之机,引进成都市实验小学管理团队领办名山区学校,通过名山、青羊区两地教育互相融合、资源共享,实现学校高品质、跨越式发展,推动名山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强化师资建设,锻造教育质量提升“主力军”。通过签约选聘公费师范生、“雅州英才”计划招聘硕士研究生、从外区县公开考调优秀教师和公开考试招聘教师等多途径有效补充乡村教师。强化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四名”培育工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和选拔制度,推进“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青蓝工程”一对一“传帮带”、跟岗学习、送教下乡、网络研修和专家指导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科教学能力,促进城乡教育教学交流,焕发队伍新活力。
强化教学改革,夯实教育质量提升“主阵地”。落实“双减”精准减负,推进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讲授教学向体验探究学习“三个转型”,打造自主、互助的高效课堂,新建区级学科工作室10个,聚焦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开展精准教学研究和指导,着力破解“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制定全区学科教学常规要求,构建“目标具化、过程细化、结果量化”的“三化”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组建“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分学科成立教研团队18个,以学科为单位,分级解决共性、典型和个性问题20余个。在全区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名山区一本上线167人,本科上线率与去年同比增加8.22%,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