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谋划,试点先行。聚焦暑期看护难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通过前期摸底调查,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雨城区和汉源县2个县(区)作为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县(区),确定9所义务教育学校为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学校。按照公益普惠、学生自愿的原则,指导试点县(区)和义务教育学校“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做好暑期托管服务实施方案。现阶段,全市共有450余名教师、4000余名学生自愿参加暑期托管服务。
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指导试点县(区)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在做好看护服务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开放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与此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开设篮球、足球、名著阅读指导、书法、手工等10余门活动性课程,形成“1+N”的托管模式,确保托管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部门联动,强化保障。指导试点县(区)联合共青团、文体旅等部门协调当地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少年宫等10余家单位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社会教育资源支撑和场地保障。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相结合原则,参照雅安市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合理收取托管服务费用,保障暑期托管服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协同公安、卫健、消防等部门就暑期托管服务的疫情防控、安全后勤服务等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明确多方职责,强化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