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文化展演
石棉县栗子坪小学开展学生洗手活动
雅安市师生参加川西南片区展演活动
雅安市学子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回望2018年,在雅安教育发展振兴之路上,许许多多教育大事件令人心潮澎湃、备感振奋。
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雅安教育2018年的主旋律。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在省教育厅科学指导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抓实项目建设、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重点目标,教育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 全年培训教师3.66万余人次,268名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种竞赛获得奖励,其中1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
● 全市新招聘教师629人,其中70%补充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教师校长325人,超过省定10%的目标
● 累计建成9个名师工作坊
2018年10月26日,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西南片区)“小学国学教育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拉开序幕。吸引了来自省教科院及攀枝花、泸州、凉山、内江、广安、乐山等市(州)和我市各县(区)教改科研战线的专家、教师共计600余人参会。
除此之外,四川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建设和高清升级改造工作推进会、四川省高校专项计划暨2019年在川招生宣传工作会等也在我市召开。
诸多全省教育界盛会选择在雅召开,离不开雅安教育质量的强力支撑。
2018年,市教育局以教师培训助推质量提升,全年培训教师3.66万余人次,全市共有268名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种竞赛获得奖励,其中1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
2018年,全市新招聘教师629人,其中70%的新招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教师校长325人,超过省定10%的目标。2018年,全市累计建成9个名师工作坊并出台管理细则。
数据,是对全市教职工努力成果的见证,也是对雅安教育实力不断提升的最佳注脚。
去年以来,雅安市教育局以教育科研助推质量提升,初步建成全市试题命制专家库并对试题质量实行了第三方评估,加快建设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心和教学资源库,强化教育质量动态监测。以信息化建设助推质量提升,全市中小学接入宽带比例达95%以上,新建录播教室25间,累计建成“数字化教室”4000余间,“人人通”教师和学生实名制注册率分别达92.5%和71.01%,位列全省第二和第一,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以素质教育促质量提升,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学生足球联赛等体育赛事,6个首批校园足球建设单位全部通过省级评估,组织参加“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全省校园影视评选”等多项大型活动,获得省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25个,联合10部门出台《雅安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严格实施中职质量报告制度,深入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教育督导助推质量提升,开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中西部教育发展监测、中小学减负等六项专项督导,全面推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拟定《雅安市人民政府对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关键词:
教育公平不断延伸
●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入学就读,1.3万名贫困学生全部享受到相应学段的资助
● 全市教育救助基金累计募集和财政补充4352万元,累计使用3400余万元,累计资助3.3余万人
● 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3.6%
摘“贫帽”、断“贫根”,教育扶贫深入人心。
在享受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后,天全县新场乡岩下村脱贫户艾明均一家的燃眉之急——孩子读书难问题迎刃而解。
下一代是希望,教育扶贫一个也不能少。
“无一名学生因贫因困失学”是我市教育的基本目标。2018年,我市持续强化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实现了宣传到户、资助到人,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2018年,全市教育系统继续大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制定《雅安市教育扶贫2018年度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动态数据库,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入学就读,1.3万名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全部享受到相应学段的资助。全市教育救助基金累计募集和财政补充4352万元,累计使用3400余万元,累计资助3.3余万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2018年实施公办幼儿园项目10所,项目竣工率排全省第3位,新增加普惠性学位3082个,“入园难”问题逐步缓解。
2018年,全市继续巩固发展义务教育,雨城区、名山区、汉源县等5个县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指导各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3.6%。全市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减少55个,大班额比例下降为0.7%,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2018年,雅安市继续以内涵式教育模式发展高中教育,名山中学成功建成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天全中学创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入省级评估,汉源二中启动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积极应对高考改革,通过组织高中校长和骨干教师赴上海、浙江、海南等改革先行地区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来雅开展培训等形式,理清了改革思路,做好了改革准备。
关键词:
优质教育项目落地
● 优质民办教育学校增加至3所
● 教育发展区规模扩至3000亩
● 争取“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共1.2681亿元
2018年,雅安不断吸引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来雅建校办学。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雅安校区、北附实验学校2所优质民办学校相继落户雅安,其中北附实验学校已于去年9月实现招生。雅安天立学校二期项目和雅安中学宿舍建成并投用。
2018年,雅安市完成了职教园区扩区规划编制,教育发展区规模扩至3000亩。
此外,投入2570余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建设和高清升级并投用,实现了平安中考、高考目标。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和规划编制,争取“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共1.2681亿元。
关键词:
职业教育持续发力
● 5个职教集团合作企业扩大到200家,开展职工培训5000余人次
● 建设2个实训基地,4所学校被列为雅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 中职初次就业率达97.4%,“9+3”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
2018年,雅安市出台《雅安市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十条措施》,有力助推全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全力推进中职“双示范”建设,争取到位2个全省第一批“双示范”项目计划。
正式加入“眉乐资雅”职业教育联盟,开创职教区域合作新格局。
中高职衔接合作面不断扩展、合作机制不断创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各县区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工作取得新突破,雅安市职业中学成功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全市中职学校共与9家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5个职教集团合作企业扩大到200家,开展职工培训5000余人次。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雅安市建设2个实训基地,停办了3个专业点,整改20个专业点,4所学校被列为雅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雅安市技能大赛制度更加成熟,全市中职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中职就业工作全面加强,初次就业率达97.4%。
雅安市藏区、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平稳实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
关键词:
思想引领持续升华
● 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十个主题专题讨论
● 深入推进“先锋示范行动”,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100名、共产党员示范团队50个、共产党员示范单位20个
● 推进法治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学生人数6.5万人次
2018年,雅安市继续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围绕目标与效能、建设川西教育中心等10个主题开展专题讨论。
雅安市以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十条措施》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全市第二期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深入推进“先锋示范行动”,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100名、共产党员示范团队50个、共产党员示范单位20个,中小学校党组织的组织能力进一步提升。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层层落实责任,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滥权之殇》《阳光问廉》警示片、学习讨论《忏悔实录VI》、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等方式,增强了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018年,雅安市教育系统继续深化“教育乱收费乱补课”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招生、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执行情况,直属单位(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项检查10余次,加强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全面整改问题培训机构156个,促进政风行风持续好转。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分解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任务,督促学校抓好落实,完成了联系的名山区三个居民小区的整改工作。
继续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法治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学生人数6.5万人次。加强学生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利用各种手段宣传禁毒和防艾知识。
关键词:
实现安全稳定发展
● 全市各中小学营养餐食堂供餐率达98.52%
● 安全平稳组织国家教育考试16次
● 教育“东进融入”步伐加快
全市各中小学继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受到省政府安委会巡查组高度肯定。
全市各中小学营养餐食堂供餐率达98.52%,营养改善计划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8年,雅安市安全平稳组织国家教育考试16次,实现了“三无一保”目标。
2018年,雅安市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快教育“东进融入”步伐,与成都市教育局签订成雅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主动对接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教育合作。
筑梦教育路,扬帆再启航。2019年,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以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川西教育中心”为目标,统筹实施好教育八大工程,推动雅安教育质量更优、品牌更响、服务更全、队伍更强、合作更广,全力打造“学在雅安”品牌,推动雅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教育服务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