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四川农大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水稻转录因子IPA1促进高产并提高免疫”。
该研究发现了水稻理想株型建成的关键基因IPA1在水稻稻瘟病抗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了IPA1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稻瘟病抗性分子作用机制,为培育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应用途径。
通俗来说,IPA1是个非常“聪明”的基因,它可以根据水稻实际情况“选择”是提高抗性还是促进发育:没有受稻瘟病侵袭时,IPA1“选择”负责水稻理想株型的建成,调控水稻产量;受稻瘟病菌侵袭时,IPA1受稻瘟病菌诱导磷酸化,“口味”发生了变化,倾向于促进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水稻免疫反应,提高抗病性。更为“智能”的是,一旦水稻体内的免疫系统被激活,IPA1又很快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继续保证水稻发育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四川农大注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教职工奖励、科研后补助等措施,汇聚人才动能,激发科研活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而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四川农大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